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江西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三章

时间:2022-07-11 16:18:24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 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

  在哲学史上,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唯物主义 ―― 物质本体论

  唯心主义 ―― 精神本体论

  二元论 ―― 世界有两个本质,精神和物质彼此独立平衡

  不可知论 ―― 世界的本质问题是不可知的

  实证主义 ―― 本体论问题是哲学应予拒斥的形而上学的假问题

  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历史证明,只有唯物主义对世界统一性的认识才是正确可靠的。

  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不完备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自己正确地理解物质概念的方法论原则。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显示、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物质概念是任何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为基本的范畴,是建造全部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它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自然也在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这一意义,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

  其次,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再次,马哲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

  马哲对于物质概念的这一规定,坚持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将其提高到现代唯物主义的水平。

  三、 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目前仍然有两个重要的领域,长期成为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相抗衡的阵地。这两个领域是: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的社会历史,现代科学所发现的微观粒子运动。

  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

  社会存在是由现实的人、自然环境以及人所创造的生产工具等物质实体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的本质内容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

  微观领域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 ―― 歪曲科学的成就,否认微观世界的客观实在

  马哲 ―― 自然科学在当代的所有成就都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新的证实,微观世界是客观物质世界整个大系统的一个层次、一个组成部分,同宏观世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一、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哲学运动观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在运动,即运动的主体是什么。

  〈1〉唯心主义和宗教 ―― 只存在精神的运动,或者是精神产生了物质的运动,运动的主体是精神。

  * “唯能论”的争论 ―― 一是主张“能量是唯一的实在和物质与精神的本原”;二是否定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即主体。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否认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贯彻始终的本质属性,认为事物本来是不运动不变化,后来即便有所变化,也只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引起数量上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 “宇宙热寂论”的争论 ―― 从终点上否认世界的运动。认为宇宙最后必将归于绝对静止。

  〈3〉马哲 ―― 把运动理解为存在的根本方式,从物质和运动彼此统一的高度理解世界,坚持物质和运动彼此不可分割的观点。

  B、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

  〈1〉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泉源。夸大静止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静止(平衡、稳定)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都是片面、错误的。

  二、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世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任何事物的存在总是一个过程,运动都有一定的速度。同时,事物运动的不同状态又以彼此存在的间隔长短、顺序先后表现着相互联系的关系。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体积,活动都有一定的范围。同时,任何事物与它并村的事物之间都各占一定的位置和规模,表现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心主义 ―― 否认时间空间客观性

  旧唯物主义 ―― “绝对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 关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和普遍特性的观点,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正确认识:

  第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之间彼此不可分离。

  第二,时间、空间的客观性表现为它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绝对性和具体形态的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

  第三,割裂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之间具体的、辨证的联系,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时空观上的共同特征。

  三、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中包含了对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及其运动变化的永恒性的肯定,它认为物质世界本质上是无限的,是由无数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限和无限的辨证统一所体现的无限。

  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着时空的无限性。有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科学已经证实物质不灭、质量和能量守恒与转化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二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扩展的。这两个基本事实为出发点和前提,必然引出物质运动和转化的无限性及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空的无限性的结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有限和无限不是彼此隔断、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性由无数具体物质运动的有限时空所构成,并且通过各种有限时空的不断生灭、转化表现出来。一方面,无限要以有限为前提。另一方面,有限也要以无限为前提。任何有限时空都是无限时空的环节和部分,有限包含着无限。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