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水 属《庄子》中的“外篇”
中心论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1、本文的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这篇文章以对话方式展开,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无限广在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简要地说,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客观思想意义: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本文开头设置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的渲染了文章主旨。再次,通过援壁设喻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X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2、论证方法颇有特色。
(1)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
(2)大量排比句(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X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⑤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和反诘句(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X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③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agent=bdopen")>0){ $(".bdopenhide").hide() } </script>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江西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谢I
08-06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劳动法章节讲义(5)
11-23自考宪法学考点: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06-022023年江西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讲解(6)
12-05自考宪法学考点:人权的特征
06-242024年4月江西自考资产评估试题(00158)
03-042022年江西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提纲要点16
08-222023江西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2)
02-142023年4月年江西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
03-102023年江西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考点讲解(9)
01-03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