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10月江西自考公共关系学考前复习辅导

时间:2022-08-02 17:20:0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10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公共关系学》是高等教育江西自学考试18个专业的一门必考(选考)的专业基础课程,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多么重要。而且具有现代的公关意识,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多,需要具备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新闻学,广告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相比较而言,这门课程理论难度不大,实践性很强,需要考生在真正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现代的公关意识,另方面,也要把所学到的公共关系理论运用到工作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去。

  学习《公共关系学》首先要顺清楚全部教材的总体脉络。

  教材共12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章,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第二部分,4-10章,公共关系三要素:组织,公众,传播);第三部分,11-12章,具体介绍企业与政府如何开展公共关系。

  下面结合《公共关系学》是考试的题型,谈一下考生在复习考试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考试题型的特点

  《公共关系学》每年考试题型是固定。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五种类型。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必须加以注意。

  同时每年考试题分值也是固定。试卷总共50道题目,其中客观题40题,占总分的50%,单项选择题30道题,多项选择题10道题;主观题10题,名词解释题4道题,简答题4道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各一道题,占总分的50%。

  二、各类题型答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份试卷有单项选择题30题。这部分考核的从考核的知识内容来说比较简单,都是有关公共关系最基本的内容,从学科理论上说,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回答这类题主要有两个难点:

  (1)由于单项选择题数量较多,因此有一些单选题出的考核内容属于较偏僻的内容,如果不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回答起来会有难度,很难不丢分

  (2)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三个干扰项。要求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尤其是那些备选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只存在细微的差别,如果考生在学习时对概念,内容掌握得不准确,就会不知所措。

  对于单项选择题,考生除了应该熟读教材,要读细,对所有知识点不可有丝毫的疏漏外,我们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单项选择题的出题角度。比如,教材第三章论述了公共关系的五大职责,二大功能。内中谈到公共关系的“辅助决策”的职责时,说“公共关系部门是一个智囊机构”(教材第47页)。但是出题是往往这样考核:

  例1、公共关系部门作为“智囊机构”的职责在于( )

  A。传播推广;

  B。协调沟通;

  C。提供服务;

  D。辅助决策;

  教材第十一章,论述企业公共关系时,谈到企业内刊被称为“准大众媒介”(教材295页)。而试题往往这样考核:

  例2、被称为“准大众媒介的”媒介是

  A。网络;

  B。简报;

  C。闭路电视;

  D。宣传栏;

  因此,我们考生要多做一些历年来的考试试题,多注意一下命题的角度,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够运用自如。

  (二)多项选择题

  每次《公共关系学》考试的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共20分。

  考生历年来对多项选择题都答得不够理想,许多考生都丢掉一半以上的分数,有些考生只答对一两道题,全错的考生也大有人在。

  主要原因就是对公共关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得不准确,或者对知识掌握不全面。多项选择题相对来说比较难,难就难在多项选择题每题共有5个备选答案,其中有2-5个是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但是,由于多选题自身的特点,往往使其涉及范围比单选题要窄一些,常出现在诸如“特征”、“条件”、“原则”、“种类”、“方式”、“情形”等多个并列性内容共存、相对集中的部分,考生对方面要加以重点复习,尤其要注意寻找出此类知识的规律,把知识梳理成辫子,这样就容易掌握了。

  例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分为( )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边缘公众;

  D。逆意公众;

  E。顺意公众;

  分析:这道题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第五章的重点内容,即“同一类公众有不同标准的分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