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的话语形式。它借助于声音和画面的组织形式来象征性地表达情感。与普通话语不同,它强调对普通话语系统的改造,打破语言的常规,使语言更加精练,语义趋于复杂化和陌生化,从而创造象征化的情感符号体系。 如何将情绪和情感转化为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其一,要理解声与情、画与情的关系。《礼记・乐记》说: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这段文字很好地说明了外在声乐与内在情绪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内心情绪和情感可以通过声音效果来细致地表现。 对于景与情的关系,古人经常会将自己内心的理想和情感融注在外在山水画景之上,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题画诗。苏轼在观赏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评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其二,是要练习与模仿优秀诗人的抒情方式。 如何练习和模仿?初学者首先要学会写韵诗,学会节奏和韵律的运用。即使是今天自由诗流行,也应该要学会写韵诗。在打破规则之前,应当先了解这些传统的诗歌规则。 如何练习韵诗,初学者一边需要读优秀的格律诗,一边尽力模仿它们的声音。反复吟读你喜爱的诗人诗作,让它深深地影响你对诗歌的兴趣和记忆模式。 诗歌里面的音响、节奏、韵律、意象及意境,在潜意识中会培养你对诗歌本身的直觉度。 学习和模仿优秀的诗人,是学写诗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三,找出自己内心潜藏的对诗歌的声音和敏感性。 有了一些喜欢的诗人和诗作,我们的内心就会储藏对抒情方法的敏感度和直觉,即诗歌创作的语感。这些储存在大脑当中的诗的“声音”,即是隐藏着的由诗句中的语汇和句法揭示出来的作品的品质。 关于诗的声音,还有一个“音调”问题,即指作品的整体气质和情绪。好的诗歌作品其音调总是前后一贯,这种一贯跟诗人内心的诚实度相关。很多时候,作诗容易出神,失掉自我的情绪,被外在的东西刻意牵动,使得情绪突然丧失、冷漠,或者找不回来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得重新凝神,找回内心属于自己的调子。 诗歌是激情与冲动的产物,不是一种外表的装饰,所以作者必须让内心发出自己的声音,创造出一种个性化的感觉来。 其四,要获得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这要求诗人时时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用自己的内心思考问题。而不是按照习惯的思维和世故的经验来面对生存与生活。培养一个敏感的自我,通灵的自我是需要一颗善感的心灵的。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发现,世界上有种唯一的东西跟自己的内心对应着。在你的生存记忆中,一些独特的声音和画面是你深深体验到的,而却被他人忽略。 其五,提炼与时代共鸣的声音和画面组织形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抒情方式,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人的声音与物像的记忆。关注时代,诗人是边缘的社会观察者,是世界的审美者。所以,伟大的诗人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声音与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展示自我形象时,自然在语言结构上烙有时代的独特印迹。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江西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谢I
08-06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劳动法章节讲义(5)
11-23自考宪法学考点: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06-022023年江西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讲解(6)
12-05自考宪法学考点:人权的特征
06-242024年4月江西自考资产评估试题(00158)
03-042022年江西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提纲要点16
08-222023江西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2)
02-142023年4月年江西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
03-102023年江西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考点讲解(9)
01-03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