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10月江西自考写作一考点:诗体的流变

时间:2022-08-10 17:16:56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10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中国是个泱泱诗国,并形成了“诗教”的传统。从《诗经》开始,经楚辞、汉乐府诗歌、建安诗歌,直到唐诗宋词元曲,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爱国感愤、抒怀咏史等,奠定了深厚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还形成了以咏叹山水田园、边塞风光、羁旅愁绪等为内容的诗词散曲的浪漫主义诗歌风貌。

  从诗歌形式发展看,从最早适合反复咏叹的四言体诗,到吸收地方民歌形式,创造了句法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楚辞”诗体,再到汉乐府诗歌更加自由变化的五言诗和七言诗过渡。

  经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诗歌声律变化的完善,至唐代格律诗到达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峰。

  诗歌发展到宋诗阶段开始走向理趣化,重视诗歌的政治和道德表达功能,以议论、才学为诗,弱化了诗人个性抒情表达的时空。

  词作为一种文体,滥觞于六朝和隋,起源于唐,兴盛于宋。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几乎是在全盘否定古体诗词的形势下发展的。但这只是纯粹为了文学革命的需要。其实古典诗词的创作至今经久不衰。从早期现代白话诗的发展也能看到,随着激进的诗体解放运动的过去,现代诗歌的发展自然回到理性的发展状态之中,现代诗人既汲取古典诗歌的营养,又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

  上世纪40年代,出现有将现代自由诗歌与革命现实融合的七月诗派,还有将西方现代派诗歌技艺与中国个体的抒情方式融合的学院诗歌探索的九叶诗派。

  之后,在80年代又出现了朦胧诗派,以现代派的诗歌技巧和内心复杂的抒情内容契合来反映时代的心声。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全球化的文学势态,诗歌形式的实验与探索也越来越频繁,口语诗、图像诗、网络诗歌等形态万千。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