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江西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详解(30)

时间:2022-10-20 11:04:4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10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考点:传统农业的改造与绿色革命

  (一)传统农业的特征及其落后的原因

  1、特征

  (1)技术落后;

  这些技术落后主要是传统农业缺乏适宜的一些替代技术,而且农民对于新技术也缺乏了解,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低,缺乏资金以及投入品的投入不足。传统制度的障碍都造成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生产力比较低下。比如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精耕细作的优良技术,而在非洲至今仍沿袭过去的刀耕火种的方式。

  (2)“贫穷但有效率”;

  这个观点是舒尔茨针对传统农业所作的著名的论断。也就是说传统社会的农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他们的行为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他们通过经验完全熟悉自己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并能做出最合理最有效的配置。

  (3)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传统农民对价格反应灵敏与提高产量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生产量与销售的农产品仍有可能很少。这是因为:第一,传统农民收获物中,除自身消费外,可供出售的已经很少,即使价格上涨也无能无力。第二,由于扩大生产所必须的投入要素有限,特别是土地资源有限,因此,产量无法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4)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亚洲国家情况比较突出。

  2、阻碍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低水平循环状态

  传统农业落后和停滞的原因是因为它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种均衡是由于两个条件所致,一个是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没有变化,仍然是过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另一个条件是传统农业中人们对拥有或获取经济物品和服务的偏好和动机长期保持不变,仍然保留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生活习惯。由于传统农业中资源配置的效率很高,在不改变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增加传统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不能高于投入成本,因此传统农业的投资收益率是很低的。这也是传统农业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二)改造传统农业

  1、引进新要素;

  舒尔茨认为,改选传统的农业必须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这引起新的生产要素本身就包含着技术变化,比如高收量品种,化学肥料等。

  2、教育;

  除了引起新的生产要素以外,舒尔茨还主张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对农民进行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通过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现代的生产要素。

  3、技术变革;

  诱致性技术变革理论(速水与拉坦):技术进步是由市场力量引导的,是对于资源禀赋变化和需求增长的动态反应;具体来说,在一国的资源禀赋中有稀缺的,也有相对丰富的,有的国家是劳动力丰富而土地相对稀缺,还有的则是土地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稀缺。

  4、绿色革命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为特点的“绿色革命”。

  (1)含义: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

  (2)局限

  ①新品种的种植需要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和管理,否则新品种的潜在增产就不能得到发挥。

  ②新品种种植需要大量施用肥料,否则也发挥不了它的增产潜力。

  ③“绿色革命”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化肥使用带来的问题、农药使用带来的问题、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当然“绿色革命”并不意味着农业新技术进步的大功告成,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难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开发适用于非洲干旱地区优良品种及相关性的技术。从这方面来说“绿色革命”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开始。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