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年江西自学考试《汉字学概论》复习资料(6)

时间:2022-12-26 17:35:4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 为什么文字会向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答:词的音节长短不一,词形的变化非常丰富,可是字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候字与词之间,也就是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不协调。正是因为这种不协调,产生一种力量,促使文字向适应语言的方向发展。

  □ 为什么说汉字基本与汉语相适应?

  答:①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汉字区别性能好,语素,音节,汉字三位一体,充分说明了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

  ②汉字区别性能好,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汉语属于分析语,是一种有理据的语言,词义或参与构词的语义正好由汉字来体现。汉语有很多同音语素,由于汉字表意性能好,具备了分辨同音语素、同音词的能力,满足了区别同音语素、准确记录语言的需要。

  □ 如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

  答:①不断提高汉字的规范水平,随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汉字越来越适应记录现代汉语的需要。

  ②随着对拼音文字和汉语的融合大众越来越能接受,我们要客观的对待文字这个问题,去规范,利用规范的办法使汉字更加适应汉语,还有就是实在不便于用汉字的地方,我们可以适当的考虑用拼音文字来代替,使拼音文字起到一个辅助汉字的功能。

  □ 怎样看待汉字的语言功能和文化功能?

  答:①汉字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典籍。就是汉字承载量大量的历史,非常之丰富,在十七世纪之前,世界上有一半的出版物都是汉字记录下来的。这是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一笔图书财富,是汉字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

  ②汉字蕴含并造就了丰富的文化,汉字除了一般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字形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在使用过程中所造就的种种文化现象。

  □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答:由于文字和文化的认同,使不同方言的汉族人民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强大推动力。文字体系的改革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作用,负面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文字的负载功能的强弱。汉字的负载量,尤其是对于古代文化的负载量,是其他文字无可伦比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汉字是语素文字,它不直接表音,所以可以超越方言形成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言。

  对于自源文字来说,由于有长期使用表词文字的习惯,社会基础广泛,文字的改进和变革往往采取累积的,渐近的方式,所以很难产生文字性质的突变和飞跃。对英语颁布正词法都使人左右为难,更何况是改革汉字呢?对汉字拉丁化来说,是以一种全新的音素文字取代用了几千年之久的语素文字,将会使汉民族在文化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应。汉字虽然古老而又年轻,它永远不会废弃。

  汉字是中国通用的唯一交际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 《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是什么?

  《汉语拼音方案》在注音识字和推广普通话、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且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提供了共同的基础。现在汉语拼音普遍用于工具书的注音、书刊的索引、无线电报、中文电脑等,还用于聋哑人的手指字母。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采用拼音字母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拼音文字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