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15年10月江西自学考试写作(一)考点详解(16)

时间:2023-01-10 16:43:1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考点:人物在叙事性作品中的地位

  1.以情节为中心或非心理性的叙事作品

  在这种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与其行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不付诸行动的动机和欲望。人物成了叙事线条上的一个行动元素。

  如,好色――追逐女性,贪婪――索取财富,悲剧角色――最终酿成无法弥补的过失,侠客――最终力挽狂澜,等等。

  2.以人物为中心或心理性的叙事作品

  在这种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会在叙事线条中得到多方面的展示。

  在此类作品中,性格的因果律往往取代了情节的因果律,成为支配人物行动的依据。例如,安娜・卡列尼娜由于性格的驱使,最终不以作者意志为转移地扑向了列车的轮下;关羽重感情、重信义的特殊性格,使华容道放走曹操成为必然的结果。在这里,情节所依赖的动作的因不过成为特定的情感和心理的果,情节则退居次要地位,成为高尔基所说的“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不仅如此,现代小说还可以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听到人物的内心独白,触到人物的冥思玄想,甚至进入他们的潜意识领域,从而使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示得更加充分,性格层次更加丰富。例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即采用意识流的方法直接将布卢姆、斯蒂芬和玛莉恩三个主人公的幻觉和潜意识呈现在读者面前。另如,“青春体”小说中经常有情感的“梦魇”、恋人之“死”等情节,这些情节含蓄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对未来情感生活的憧憬与恐惧,以及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眷恋,传达出青春期丰富的心理特征。

1 2  下一页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