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江西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考点讲解(2)

时间:2023-02-03 16:45:3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考点:我国古代公文产生的线索及演变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很早时,我们的祖先就采用了“结绳记事”的方式,到了后来文字又产生了。文字是记载语言的工具,是语言的载体,文字的创造和发明在人类演进的历史当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是因为有了文字,书面形式才得以出现,这样,文书才有可能产生。

  商代后期,出现了甲骨文,甲骨文书,是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称为“甲骨卜辞”,都已经具备了公务文书的基本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把“甲骨卜辞”称之为“甲骨文书”。“甲骨卜辞”是我国最早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文书工作产生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2003年单选题)我国产生一种体式比较完整的甲骨文书是在什么时间。答案:商代后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西周时期,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文书的机构和官吏;另外要注意的是,公文是与国家机构紧密相关的,《尚书》中就有类似的记载,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就是《尚书》;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出现了“书”和“奏”这两种文种,如:秦国丞相李斯,写过著名的《谏逐客书》。

  汉代及稍后,又出现了更多的上行文,有“章”、“表”、“疏”、“议”、“启”;另外还出现了平行文和下行文,下行文的种类有:“令”、“谕”、“制”、“教”等。

  秦汉至明清,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社会中,上行、下行公文的文种越来越多。

  辛亥革命时期,为了适应政权的需要,颁发了《公文程式》五条,规定了公文文种有5种,“令”、“咨”、“呈”、“示”、“状”;明确规定了它的范围,把以前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文种给予废除。除了公文文种发生了变化,公文载体也发生了变化。如:汉代以前,我们国家采用金石、甲骨、青铜、竹木、 缣帛这些主要材料。(曾经在2003年考过)

  东晋末年开始用纸。当时的一个太尉桓玄下令用纸,之后,用纸越来越多。这是公文载的变化。

  公文发展演变,反映了政权的性质、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及他们对公文行使权利重要性的认识。

  考点:文书、文件和公文

  在机关日常活动中,常常出现“文书”、“文件”、和“公文”这三个概念同时使用的情况。三者有时没有很大的区别,如:文书处理有人就说成是文件处理、公文处理;文件往来有人说是公文往来。这就可以说明:在机关的日常工作活动中,出现文书、文件和公文这三个概念,它们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都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的社会组织在工作活动当中,形成和处理的外来文件、发出文件和机关内部所使用的文件材料,即公务文书。也就是说在机关日常的工作当中,我们所说的文书、文件和公文都是公务文书,它们的内涵是一样的,所以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可以通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历史的习惯称呼、用法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三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往往强调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称呼和用法。

  比如:“文书”一词用的非常普遍,它既可以指所有文件资料的总称,又可以指公务文书,既可以指私人文书,也可以指公务文书,它是一个整体概念,同时,“文书”还可以作为一种职业,是专管收发文件的。另外,像一些政府部门,比如说市政府中有一个文书科,有文书科长、文书处长,这是一种职务。

  文件这一词,可以从两个意义上来理解,从广义上来说,它和文书是一样的,既可以指公务文件,也可以指私人文件,同时,它也可以是有关文件资料的总称,如:我们在开会的时候,有会议文件,会议文件包括的就非常多,有会议纪要、会议决议,这些都是会议的正式的文件,另外还有领导的讲话、领导的发言、会议的记录、会议的简报,包括一些录音、录像的片段,这些材料也可以称为文件。即从广义来说文件是指一切的文件材料的总称,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件。狭义上的文件是指机关和组织制成和发布的,有文件版头(红头)等固定格式的正式行文,如:中共中央文件、国务院文件它们都是由红字印出来,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文件。对于这一类正式的行文,人们往往郑重的称之为文件,而不称为文书或公文。另外文件可以用数量来修饰,如单份文件、一份文件,通常人们不说是一份公文或是一份文书。

  关于公文的概念:公文就是公务文书,就是各个机关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所以公文就不可能是私人文件。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