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写作(一)考点详解(2)

时间:2023-02-13 17:17:0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文学创作的个体无意识性

  即文学创作渗透着作者的个体无意识的创造性。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奠基人弗洛伊德就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作家的“白日梦”。而梦是无意识活动的表征。其实,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时,很多时候不是作者本人在控制作品的方向,而是作品本身在按照自己的情感方式来进行。作家在创作完一部作品时,经常会发出惊讶的感叹,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最后完成的文本跟最初的构思差异太大。确实,文学创作的过程不是受作者的意识所能控制的,其中渗透着大量的无意识创造性,而不像其他非文学写作,可以按照事先的计划安排一步步完成。这也正是文学作品能反映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原因。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在“创意写作书系”《成为作家》一书中也谈到,“像其他的艺术一样,创意写作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实践活动。无意识必须自由丰富地流动,按照需要打开所有的记忆宝藏,所有的情感、事件、情景,还有储藏在记忆深处的人物与事件的密切联系;意识则必须在不妨碍无意识流动的情况下控制、联系、辨别这些素材。”所以她才建议作者在写作之前努力保留自己的想法,先别跟他人讲述自己内心的故事,否则,一旦自己开始写作时就会发现,再想要努力把自己的故事写完,已经索然无味,兴趣全无,因为在无意识之中,作者会认为故事已经写完了。

  所以,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适当保持自己内心的紧张感,努力忘记事先意识到的诸多计划和杂念,进入一种良好的写作状态,让个体无意识更多地参与你的创作进程,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富有艺术张力的文学作品。

1 2  下一页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