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年江西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串讲笔记(7)

时间:2023-02-17 14:13:0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分析本篇在结构方式上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秦牧的散文一贯具有文思活泼、联想丰富的特征,《社稷坛抒情》也不例外。本文在行文结构上既放得开,也收得拢,达到了驰骋自如的境界。

  散文精读部分

  《社稷坛抒情》

  作者:秦牧,原名林觉夫,著有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和文字随笔《艺海拾贝》等。

  1.简析本篇的抒情内涵本篇以高昂的格调与奇特而丰富的相象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文章围绕着“社稷坛”这个古代帝王祭祀社神(土地)稷神(五谷)的特殊场所,生发悠远的联想,思结千古,浮想联翩,上溯遥远的往古,从“五行”观念的萌生过程,寻找到人们对孕育万物的土地的膜拜感情,并通过对组成社稷坛的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的未来的由衷祝愿。

  2.分析本篇在结构方式上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秦牧的散文一贯具有文思活泼、联想丰富的特征,《社稷坛抒情》也不例外。本文在行文结构上既放得开,也收得拢,达到了驰骋自如的境界。

  3.简析本篇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文体风格秦牧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怀融为一体。这篇散文也离不开这个特点,作者从社稷坛、五色土讲到古代五行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又比较了古代印度与古代希腊关于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富有浓厚的学术气。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