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外国作家作品资料大全(十三)

时间:2023-02-23 11:54:1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81、萨特:

  (1)法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代表人物,曾经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其第一部哲学著作《想象》、第一部短篇小说《墙》标志其成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和“存在主义”文学家。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论著主要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辨证理性批判》;

  作为“存在主义”小说家有长篇《恶心》、短集《墙》、多卷集长篇《自由之路》;

  作为“存在主义”戏剧家有《苍蝇》剧本;

  作为“存在主义”文学批评家有文艺理论著作《什么是文学》、文学家评传《波德莱尔》、文论集《一种境遇剧》、回忆录《字》、《七十岁自画像》

  (2)萨特剧作的思想内容:

  ①萨特《苍蝇》:

  阿伽门农回国后被妻子和情夫谋杀,苍蝇旋转不离,其子俄瑞斯忒斯(现代斗士的象征)返乡复仇驱赶苍蝇,众神之王朱庇特要惩罚俄瑞斯忒斯,引起争论。

  ②萨特《禁闭》:

  地狱中3个灵魂互诉入狱原因,开始全部说谎,后来又争风吃醋,彼此猜疑忌恨中说出男的是临阵脱逃被处决,一个女的是心理变态的同性恋者,第二个女的是一个色情狂,曾经溺死亲生女儿,通过这一男二女三个生前犯有罪过和错误的鬼魂在地狱这一特殊境遇中的选择,得出“他人既是地狱”。

  ③萨特《死无葬身之地》:

  二战胜利前队长若望逃跑,战士卡诺里斯、索尔比埃(假招供骗松绑后跳楼自尽)、昂利(受许诺杀吕丝的弟弟弗朗索瓦),若望被捕以假情报获释。(自由选择本质)

  ④萨特《毕恭毕敬的妓女》、《脏手》

  (3)萨特的境遇剧:

  是萨特为宣扬自己存在主义思想所特设的戏剧类型。其剧作不按传统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只给人物置于艰难境地或绝境,并运用一切艺术手段,渲染人物对生存环境的恐惧感,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选择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性格和命运,其基本创作主旨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三原则:“存在先于本质”、“他人既是地狱”(或者说“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还常用象征手法。

  82、贝克特:

  (1)荒诞派戏剧:与存在主义关系:

  存在主义寓哲理于形象、情节,基本主题是表现人生的荒谬与痛苦,人的被异化,不拘一格运用表现手法,传统和现代并用。“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基本主题是“荒诞”和“抽象”,没有完整连贯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奇特怪异,思维混乱不堪,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恐怖,人生的痛苦、绝望和人与人的隔阂。得名于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荒诞派戏剧》,奠基之作是法籍罗马尼亚人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法籍爱尔兰人贝克特为其代表作,法籍俄国人阿达莫夫。

  (2)贝克特创作概况:

  处女作《婊子镜》、长篇《莫尔菲》、《瓦特》以及三部曲小说《马洛派》、《马隆纳之死》、《无名的人》,《等待戈多》的成功捧走诺贝尔文学奖自此转入戏剧,如《结局》、《啊!美好的日子!》。《等待戈多》是戏剧处女作及代表作。

  83、贝克特《等待戈多》:

  (1)贝克特《等待戈多》思想意义:

  (流浪汉戈戈、狄狄、波卓和其奴隶幸运儿,另有一个男孩)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显示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是处于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因为所处客观世界荒诞不经,所以,常为荒诞的现实所吓倒,剧中人与人之间既无法分开又相互隔绝的关系,也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荒诞,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生活处境又难以如愿的绝望心理。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

  (2)贝克特《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剧中具有抽象的形而上的意义,它事实上乃是贝克特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一种寓意性说明,具体含嬗递关联的三层意蕴:

  ①“等待”是一种缘于痛苦的痛苦;

  ②“等待”也就是希望;

  ③“等待”也是抗争,等待是痛苦,因为痛苦产生希望,希望便能促使人去行动。

  (3)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艺术特点:

  ①完全抛开在传统戏剧中必不可少的完整的情节和结构,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

  ②摒弃正常语言形式,通过非理性夸张,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

  ③大量运用“怪诞”手法,具有浓重的寓意象征意味,“怪诞”是贝克特等荒诞派剧作家戏剧创作的基本手法,它在一种超过极限的夸张中,使普通形而下的现象或事物扭曲变形,得到一种高度概括、抽象的形而上的意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