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江西自学考试《文学概论基础》知识点:名词解释(2)

时间:2023-03-10 11:10:4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1、创作动机:作家、艺术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2、艺术构思: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激起的创作冲动驱使下,对创作对象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3、艺术概括:主体从一定创作动机出发,对选定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的过程。艺术综合、艺术简化。

  4、艺术综合: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对各种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5、艺术简化:创作中对所写的事件和人物只寥寥几笔勾勒特征,对无关细节完全省略。

  6、艺术变形: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7、艺术传达:从艺术构思到语言的显现这一由内向外的活动和过程。

  8、审美理想:在创作过程中自觉遵守的各种创作标准与价值追求。追求艺术真实性、社会价值、形式完美。

  9、艺术真实性:在文学作品中客观地反映生活实际,充分表情达意,从而给人合情、合理、合意之感的审美追求。包括历史真实、情感真实、细节真实。

  10、文学创作主体:已经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作家个体。离开创作过程则不是。

  11、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12、文学生产: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13、文学传播: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14、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15、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16、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前理解”的心理状态。

  17、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的特殊情绪。“前审美”心理。

  18、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19、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一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20、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1 2  下一页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