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西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江西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西教育考试院www.jxeea.cn为准。

logo

15755063059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年江西自考“普通逻辑”串讲笔记第四章

时间:2023-03-21 14:58:3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第四章:判断(二)

  1、复合判断的特点:(1)它们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判断组成,即它们的基本单位(变项)是判断,组成复合判断的判断称作支判断,(2)它们的支判断通过“联接词”联接,不同的联接词显示不同的逻辑性质,(3)他们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断的真假来确定的。

  2、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逻辑形式是:p并且q.其中p、q称作联言支,“并且”表示联接词,用符号“^”表示,读作“合取”,上述形式可写作:p^q,联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3、联言判断的真假情况是由其联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具体如下图(此表称为真值表):

p   q   p^q   真真假假   真假真假   真假假假  

  4、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称作选言支。

  5、选言支之间具有并存关系,指一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可能事物情况是不排斥的,彼此相容的,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支之间不具有并存关系,就是说一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所断定的可能事物情况是相互排斥的,彼此不相容的,不可以同时存在。

  6、宣言判断的种类:(1)相容的宣言判断,(2)不相容的宣言判断。

  7、相容的宣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且可以同真的选言判断,逻辑形式为:p或者q,其中p、q称作选言支,“或者”表示联结词,用符号“V”表示,读作“析取”,可写作:pVq。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是两个,也可以是更多。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Vq   真真假假   真假真假   真真真假  

  8、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有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其逻辑特征就在于其选言支之间的关系相互排斥,彼此不相容,不可同真,逻辑形式为:要么p,要么q,其中p、q称作选言支,“要么……要么……”表示联结词,用符号V表示(读作“不相容析取”)可写作:pVq,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支判断至少有两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选言支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Vq   真真假假   真假真假   假真真假  

  9、假言判断: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10、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形式逻辑主要涉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三种条件关系。

  11、充分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是否有q不能确定,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

  12、必要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没有p,就必然没有q,而有p,却未必有q,这样,p就是q的必要条件。

  13、充分必要条件:设定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必然有q,如果没有p,必然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14、假言判断的种类:(1)充分假言判断,(2)必要假言判断,(3)充分必要假言判断。

  15、充分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其中p、q分别称作“前件”和“后件”,“如果……那么……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可写作:p     q,充分假言判断的联结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是:”如果……则……“,”有……就……“,”一旦……就……“,”假若……就……“,”哪里……哪里就……“等。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真假情况是:

p  q  p q  真真假假  真假真假  真假真真 

  16、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就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只有p,才q,其中p、q分别称作“前件”和“后件”,“只有……才……”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读作“逆蕴涵”,可写作:p      q,必要假言判断的连结词语言表示方式有:“除非……不……”,“除非……才……”,“不……不……”没有……没有……“等。一个必要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 q   真真假假   真假真假   真真假真  

  1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其中p、q分别称作“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表示联结词,用符号“      ”表示,读作“等值”,可写作:p      q,充分必要假言判断的连结词语言表示方式有:“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只有并且仅仅如此,才……”等。一个充分必要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其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都是:

p   q   p q   真真假假   真假真假   真假假真  

  18、负判断:就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又叫判断的否定,负判断是一种复合判断。逻辑形式:并非p,其中,p是判断支,“并非”表示联结词,用符号“表示,读作”非“,可写作:p,负判断的支判断既可以是简单判断,又可以是复合判断,还可以是更复杂的复合判断,一个负判断的真假是由其支判断的真假来确定的。任何负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p   ¬p   真假   假真  

  19、简单判断的负判断:否定一个简单判断就构成该简单判断的负判断。

  (1)“并非所有S是P”等值于“有些S不是P”

  (2)“并非所有S不是P”等值于“有些S是P”

  (3)“并非有些S是P”等值于“所有S不是P”

  (4)“并非有些S不是P”等值于“有S是P”

  (5)“并非某个S是P”等值于“某个S不是P”

  (6)“并非某个S不是P”等值于“某个S是P”

  20、复合判断的负判断:否定一个复合判断就构成该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1)“并非(p并且q)”等值于“非p或者非q”。

  (2)“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

  (3)“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

  (4)“并非(如果p,那么q)”等值于“p并且非q”。

  (5)“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并且q”。

  (6)“并非(p当且仅当q)”等值于“(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

  (7)“并非(并非p)”等值于“p”。

  21、模态判断: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判断,“必然”,“可能”在逻辑上称为模态词,模态判断也包含模态词的判断。

  22、模态判断的种类:1、或然模态状态,2、必然模态状态。

  (1)或然模态状态:含有“可能”模态词的判断是或然模态状态判断,按其对事物情况的可能性作出肯定还是否定断定,又可将其分为或然肯定判断和或然否定判断。肯定逻辑形式:可能p,一般用“  ”表示“可能”,写作:“   p”。或然否定判断逻辑形式:可能非p,写作:“   p”。

  (2)必然模态判断:含有“必然”模态词的判断是必然模态判断,可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肯定的逻辑形式:必然p,一般用“  ”表示必然,可写作:“  p”,否定的逻辑形式:必然非p,写作:  p

  23、模态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可能非p”之间具有一种对当关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准考证打印时间:10月20日】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