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江西自考《护理学》本科模拟试题 09

时间:2023-03-28 11:11:4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休息的涵义(D )

 

A、没有焦虑、紧张 B、身体各部的放松 C、良好心理状态 D、良好生理状态。

 

2.缺少休息可产生的身体症状是(A )

 

A、疲倦、劳累 B、注意力下降 C神经质D、易激动。

 

3.满足休息的先决条件(C )

 

A、减少紧张 B生理上的舒适C充足睡眠D减少焦虑。

 

4.卧床休息的主要目的(A )

 

A、限制活动,减少体力和精力的消耗 B、减少焦虑,紧张C促进运动系统功能恢复D促进放松。

 

5.睡眠是生理活动所必要的过程,睡觉占人生(B )

 

A、1/2 B、1/3 C、1/4 D、2/3

 

6.下列哪项不是睡眠时的生理变化(D )

 

A、呼吸、心理减慢且规则 B、血压、体温下降 C、感觉功能暂时减退 D、肌肉逐渐紧张。

 

7.下列哪项是NREM第三时相的生理表现(B )

 

A、呼吸均匀,脉搏减慢 B、肌肉松驰发、心跳缓慢

 

C、全身松驰,呼吸缓慢均匀 D.心率、血压,呼吸大幅度波动。

 

8.眼肌活跃,眼球迅速转动,易出现梦境,此时期是(D )

 

A、NREN第一期 B、NREN第三期 C、NREM第四期 D、REM期。

 

9.成年人平均每晚睡眠时相周期(B )

 

A、3-5个 B、4-6个 C、6-8个 D、8-10个。

 

10.睡眠时相同期,把下列哪一期称“入门期”(B )

 

A、NREM第一时相B、NREM第二时相 C、NREM第三时相 D、NREM第四时相。

 

11.睡眠状态与年龄无关的是(B )

 

A、总的睡眠时间随年龄而增长 B、NREM第四时相增加

 

C、NREM第一、二时相增加 D、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增多。

 

12.下列哪项条件不是影响病人入睡因素( B)

 

A、卧位不适 B、适当通风 C、焦虑 D、强光、噪声。

 

13.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睡眠障碍(C )

 

A、药物依赖失眠症 B、睡眠性呼吸暂停 C、酒精中毒 D、睡眠过度。

 

14.住院期间睡眠期受到下列因素影响哪一项不确切(D )

 

A、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 B、睡眠中断 C、诱发补偿现象 D、发作性睡眠。

 

15.下列哪类药物长期应用停药后可使REM睡眠时相出现“反跳性”延长,并伴有多变现象(B )

 

A、安定 B、鲁米那 C、水化氯醛 D、氯丙嗪。

 

16.帮助病员入睡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不妥:C

 

A、尊重病员的睡眠习惯 B、保持室净、卧具舒适 C、给病员喝咖啡D、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二、名词

 

1休息 是指一段时间内,使身体各部分放松,没有紧张、焦虑,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2原发性睡眠障碍由于未知的生理和心理原因而致的睡眠障碍称为原发性睡眠障碍

 

三、填空

 

1满足休息的条件(充足的睡眠、减少紧张和焦虑、生理上的舒适)。

 

2睡眠的两个阶段是(异相睡眠、慢波睡眠 )。

 

四、简答

 

1简述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睡眠状况。病室的光线、音响、气味、医护工作的干扰等,都会影响病人的睡眠情况。(2)心理因素:各种原因造成的紧张和焦虑或感情上的痛苦都会干扰原有的睡眠状况。(3)食物因素:一些食物的摄入也会改变睡眠状况。如肉类、乳制品和豆类中含有较多L—色氨酸,能促进睡眠。咖啡、浓茶等干扰睡眠。(4)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加睡眠。(5)内分泌的变化:经期、绝经期可影响睡眠。(6)疾病的影响:甲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可引起睡眠量的改变。精神分裂症、***症、强迫症等常处于一种觉醒状态。

 

(7)药物的影响:中枢兴奋药影响睡眠。长期服用安眠药,停药后可导致睡眠障碍。

 

2促进病人自然入睡有哪些护理措施?

 


1)规律的早起有利于晚上的睡眠。(2)睡前淋热水浴、热水泡脚可增加舒适感。由于足部血液循环增加从而减少了脑部供血,降低了大脑的活动,通过松弛作用达到镇静催眠。(3)如有吃零食习惯时,应指导病人哪些食物促进睡眠。(4)鼓励病人睡前可略活动,睡前尽量放松四肢,使四肢松弛。(5)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6)重复、温和的感觉可诱导睡眠。(7)睡前倾听优美的音乐,有利于消除紧张、焦虑,转移注意力。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