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的原则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语言活泼、富有生气、能感染人,具有动态美。语言的生动性本源于语言呈现的身体手势动作,比如瞪眼、闭眼、低头、弯腰、挥手、握拳、跑步、跳跃、翻滚等,而内在思想的动作性,即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记忆的动态表象,比如说到降温,就会想到冷得打颤、开暖气、穿棉衣等一系列动作。动作不同,含义就不同,但都给人以动态感。不同的动作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会创造出不同的形象,从而具有了不同的生动性,语言也就具有了动态美感。常说语言表达要力求生动形象,但语言本身没有形象性,它是借助动作性来创造形象,使语言具体逼真,能见度强,可感度深,具有再造生活的特性,所以语言的形象性是生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语言生动形象可以使文章意趣盘然,对读者产生阅读诱导力,能将读者的兴趣和思维引向文章预定的思路。生动形象的语言所创造的丰富生活画面,能够激活读者的生活积累,使之心灵受到震撼;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思想,缩短与作者的距离。生动形象的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变生疏为熟悉,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也能够给读者的审美再创造留下空间。
所有文体写作都要求生动性,但在不同的文体里,对行文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文学文体在行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方面要求较高。文学写作是个体生命的表现,文学作品是作者想象的产物,创造形象是文学文体对语言的特殊要求,以其增强艺术感染力。文学写作语言的生动性常常是通过选用丰富多彩的词汇,调动各种积极的修辞手法得以实现。
学术文体和实用文体求“真”求“实”,即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秉笔直书社会真实情况,语言追求精确简洁、质朴无华、平直自然,不需要创造语言的形象来追求生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写作和实用写作语言不需要生动优美。世间万事万物之间具有复杂联系,对这种复杂联系的形象描绘本身造就了词语的多种形象色彩。凡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写作,就自然有生动形象的审美表现。学术写作和实用文体行文语言的生动性,则必须以明确为前提。讲究词语的选用,文字、数字、图表的多元组合,长短句式的交错使用,表述的详略变化,适当运用妙语佳句,以及排比、对偶、层递、引用、反问等修辞格,这些都可以使学术写作和实用文颇具表现力,实现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表达的实际效果。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江西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点:谢I
08-06自考宪法学考点: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06-022023年江西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点讲解(6)
12-05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劳动法章节讲义(5)
11-23自考宪法学考点:人权的特征
06-242023江西自学考试《儿童文学概论》章节讲义(2)
02-142024年4月江西自考资产评估试题(00158)
03-042022年江西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提纲要点16
08-222023年4月年江西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
03-10江西自考2022年4月“水平英语二”串讲资料总复习
06-07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