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自考院校 > 江西科技学院 > 正文
自考攻略

江西科技学院2022届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及答辩通知

时间:2021-12-10 17:49:14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各函授站及学生:

  为了保证2022届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及答辩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撰写有关事项

  (一)时间安排

  1.组织准备(2021年9-10月):函授站点将论文指导教师名单、论文选题、学生分组等工作方案报送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科。

  2.选题、开题(2021年11月1日-12月20日):指导教师给学生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过程及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拟定的题目或结合工作实际选题,写出开题报告(详见202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资料包中的附件6),由指导教师审阅并给出指导意见。

  3.论文写作(2021年12月20日-2022年2月底):学生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撰写提纲并进行写作。指导教师必须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包括论文的内容、格式等进行指导,每一稿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初审定稿(2022年3月31日前):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定稿,并将审定后的论文稿完成,一式四份(一份学生自留,另三份上交指导教师)。

  5.论文提交(2021年4月15日前):指导教师将写完评语的论文定稿交到教务科。

  6.论文答辩(4月16日-5月上旬):论文答辩由学院组织,具体答辩事宜另行通知。(详见202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资料包中的附件7)。

  (二)论文查重

  毕业论文在定稿之时,论文重复率超过30%(包含引用的参考文献)论文成绩为不及格,学校将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查重时间为2022年3月1日-4月15日前。

  2.查重网址:http://vpcs.cqvip.com/organ2018

  3.机构名称:江西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4.账号:您的学号

  5.密码:身份证后6位

  6.请在4月15日前将检测报告及论文的纸质稿(含电子稿)一并上交学院教务科。

  7.每个学生有两次免费上传论文检测的机会,超过两次需平台付费:3元/1000字。

  8.上传检测系统的电子文档命名规则为:学号+姓名+论文题目.pdf。

  9.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其论文的复制比不能超过15%;获得“良好”的毕业论文,其论文的复制比不能超过25%;获得“及格”的毕业论文,其论文的复制比不能超过30%;若论文复制比超过30%,取消本次论文的答辩资格。论文复制比在30-40%之间的论文,需要进行整改,直到复制比低于30%,否则不予答辩。

  (三)交稿时间

  2021年4月15日前,将指导教师审定后有电子评语与论文成绩的完成稿打印一式四份(三份交至函授站老师,一份学生自留答辩备用)。

  (四)论文装订

  论文完成稿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装订顺序为:论文封面+独创性声

  明+论文+论文封底(详见202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资料包中的附件5)。

  (五)封面格式

  请下载附件“202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资料包”。

  (六)论文提纲、初稿及定稿

  论文提纲、初稿及定稿的撰写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未能按时将论文定稿交至指导教师的学生均视为未完成教学环节,无法正常毕业。

  (七)论文抽查

  学院将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抽查。如论文查重率超过30%,将取消其论文成绩。

  (八)答辩时间

  论文答辩时间拟定于2021年5月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九)注意事项

  1.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按零分处理。

  2.论文指导的各环节中,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主要联系方式以电子邮箱为主,也可辅以电话联系,或在教师约定的时间内面谈。

  3.论文提纲、初稿、二稿和定稿,一般可从网上发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内,指导教师将尽快给予回复,若未能得到指导教师的及时回复,请与指导教师电话联系。

  4.如果无法联系到指导教师或与指导教师失去联系,应致电函授站

  老师。

  5.论文写作的三个时间段为建议时间,可以根据写作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论文定稿(电子稿)交至指导教师。

  6.拟申请学位同学的毕业论文成绩须达到中等以上,在与指导教师联系时务必向老师说明,请指导教师给出论文修改意见,论文修改直至达到中等等级以上。

  二、论文内容要求

  1.从文章的主题到内容不得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

  2.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特别要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对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

  3.毕业论文的体裁应为学术性论文。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或单纯的案例分析不能作为毕业论文。

  4.论文内容应观点明确,资料翔实,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通畅,格式规范,论文要有分析、有认识、有新意;正文字数:理工类6000~8000字,理工类以外的其他类正文字数在5000~7000字。

  三、论文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格式必须统一、规范:

  1.论文完成稿统一用A4纸单面打印、装订(装订顺序为:论文封面→独创性声明→论文→论文封底)。

  2.毕业论文题目为黑体三号字,加粗,居中,左右各缩进2个字符。

  3.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标题序号与题名间空出1个字符。

  4.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左对齐,标题序号与题名间空出1个字符。

  5.正文宋体小四号字,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20磅。

  6.摘要(黑体四号字,加粗,居中),摘要内容仿宋五号字,行间距16磅。

  7.关键词3-8个,词与词之间以分号分隔,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缩进2个字符。

  8.主要参考文献(含注释):黑体四号字,加粗,左对齐,左缩进2个字符;

  各篇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格式:仿宋五号字,左对齐,左缩进2个字符,行距16磅。

  具体格式要求详见如下:

  参考文献体例:

  撰写论文过程中参考的所有书目和论文,应以参考文献的格式列在正文的末尾。

  ①龙云飞主编:《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彭移风:《企业心理素质培训浅探》,载《继续教育》2007年第2期。

  注释体例:

  (论文中直接引用他人资料的文字内容,应以页下脚注的形式标明其

  出处。格式与参考文献基本一致,但引用书籍时须写出页数。)

  ①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②杨忠明主编:《对正当防限度若干问题的新思考》,《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③马怀德:《监督重在落实》,《人民日报》2004年05月15日第六版。

  ④冯军:《行政执法论》,www.jcrb.com/zyw/n175/ca97067.htm,2003年4月5日。

  9.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注明正文页码)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正文后面)等。

  10.页面设置:页边距上方、左方各2.5厘米,下方和右方各2.0厘米,装订线为0。

  11.关于论文标题

  一般按四级标题进行标注

  ①一级标题为“一、”、“二、”、“三、” ……;

  ②二级标题为“(一)”、“(二)”、“(三)” ……;

  ③三级标题为“1.”、“2.”、“3.” ……;

  ④四级标题为“(1)”、“(2)”、“(3)” ……;

  四、注意事项

  1.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有问题,请同学们注意不要犯以下类似性的错误:

  (1)学生没有及时联系指导教师,不要等到毕业论文提交截止日期才开始联系指导老师。

  (2)同学和老师联系时,不报姓名、学号等,不尊称老师,态度恶劣。

  (3)发邮件给老师没有跟踪询问老师是否收到邮件。

  2.逾期没有提交论文定稿(书面稿)的同学,则视为未完成教学环节并做不毕业处理,参加下一届毕业生论文指导。

  3.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论文将给予不及格处理:

  (1)进入论文二稿或定稿阶段时,才提交论文初稿者,则视该学生为自动放弃本期论文写作资格,论文指导将终止。

  (2)论文写作中若没有经历教师各阶段的指导过程,直接提交定稿,成绩视为不及格。

  (3)论文查重率超过30%的论文,应以抄袭论处,成绩视为不及格。

  (4)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6000~8000字之间,理工类以外的其他类5000~7000字之间,毕业论文字数少于规定最少字数的视为不及格。

  (5)凡存在观点错误、结构不合理、无参考书目等问题较集中的论文,视为不及格。

  4.论文写作必须有良好的学风,研究态度必须严谨,对所用资料必须在注释和参考书目中加以列明。严禁抄袭、剽窃行为;抄袭、剽窃行为严重的,则取消其毕业论文成绩并作为考试作弊处理;接受处分后的学生(除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外),若对其错误有深刻认识者,可允许其在结业后一年内补做毕业论文,其毕业论文指导、答辩将与下一届学生同时完成。

  江西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2021年10月28日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