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历年真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江西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考前巩固练习(4)

时间:2022-08-16 16:45:04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2年10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单选题

  1.在手势语中,单独使用小指表达的意思是( C )。

  A.大人物   B.棒极了   C.小人物    D.胜利了

  2.副语言又称(A )

  A.辅助语言    B.音节    C.语调    D.工具

  3.既是各方言区人民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工具的是( A )。

  A.普通话    B.闽南语    C.广东话    D.北京话

  4.口头语言较多地使用省略句或简短句是指语言风格的( B )

  A.短暂性    B.简洁性    C.多样性    D.复杂性

  5.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的关系为( A )

  A.一般与个别    B.低级与高级   C.容易与困难   D.简单与复杂

  6.在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标准中,要求表达者应对自如.敏捷灵活. 鞭辟入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征服力的标准是( A )。

  A.说得妙     B.说得好    C.说得快     D.说得对

  7.公共关系口才必须服务于公共关系的既定目标,公共关系传播活动最高目标是( D )。

  A.交流信息   B.沟通感情    C.改变态度   D.引起行为

  8.在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中,口头语言中的“义”是指( C )。

  A.信源  B.信宿    C.信息   D.符号

  9.口语交际的环境被称之为( D )。

  A.编码  B.解码    C.压缩   D.语境

  10.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融合了声音.意义和( C )。

  A.形态     B.图像      C.文字      D.感觉

  11.在口语交际中,既有传播,也有反馈,反馈的实质是( A )。

  A.传播  B.反应    C.反映   D.传递

  12.在公关口才的表述方式中,把事件的结局.问题的后果或人物的命运先说出来的叙述方式是( B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

  13.说话人运用推理来论述论题的过程和方式称之为( C )。

  A.论题    B.论据    C.论证方式   D.论证材料

  14.如果论据的真实性有赖于论题的真实性,就等于没有论证,这种逻辑错误为( D )。

  A.论题模糊    B.偷换论题   C.论据虚假   D.循环论证

  15.“口才就是语言交际中有效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这里采用的定义方式是( A )。

  A.实质定义    B.语词定义   C.分类定义   D.举例定义

  16.表达的快与慢主要通过节奏来体现,行与止的表达依靠的辅助技巧是( C )。

  A.重音   B.语速    C.停连     D.语气

  17.人类口语表达活动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方式是(A )。

  A.交谈   B.演讲    C.辩论     D.会话

  18.苏东坡说:“能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这带给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启示是( A )。

  A.化解编码的失误 B.把握符号外信息  C.克服解码的障碍 D.补救解码的误读

  19.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会话的合作原则中有一条就是( A )。

  A.尽量说真话 B.尽量说好话   C.尽量说假话 D.尽量说废话

  20.在口语交际的语境原则中,当说话人出现编码失误而导致听者不能正确解读时,说话人调整编码以适应对方的语境,这被称之为(C )。

  A.对语境的遏止 B.对语境的利用  C.对语境的顺应 D.对语境的再造

1 2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