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选题 1.其他语言的基础是( B ) A.书面语言 B.口头语言 C.体态语言 D.辅助语言 2.方言中具有特定意义的语词是( C ) A.共同语 B.副语言 C.土语 D.行话 3.口才是语言交际中运用语言的才能的( A ) A.有效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D.清楚性 4.庄子曾经说过:“鸣而当律,言而当法”,这是指口才的(C )。 A.目的性 B.综合性 C.技巧性 D.实践性 5.在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标准中,要求表达者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的标准是( D )。 A.说得妙 B.说得好 C.说得快 D.说得对 6.口才必须服务于公共关系的既定目标,公关传播活动最基本的目标是( A )。 A.交流信息 B.沟通感情 C.改变态度 D.引起行为 7.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中,“说话人”是指( A )。 A.信源 B.信宿 C.信息 D.符号 8.公共关系的口语交际中,将信息编为符号的行为和过程称之为( B )。 A.压缩 B.编码 C.解码 D.语境 9.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中,叙说是最基本的方式,而叙说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是( A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 10.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论题,并且在整个论证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始终围绕该论题进行论证,否则所犯的逻辑错误为( B )。 A.论题模糊 B.偷换论题 C.论据虚假 D.循环论证 11.间距较大,不会产生特殊心理影响,一般距离为3.6米到7.5米的交往距离属于( D )。 A.密切界域 B.人身界域 C.社交界域 D.公共界域 12.能体现交际者口语风格的因素是( C )。 A.生活阅历 B.文化修养 C.个性气质 D.情趣爱好 13.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带给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启示是(A )。 A.化解编码的失误 B.把握符号外信息 C.克服解码的障碍 D.补救解码的误读 14.口才的通俗程度与一般公众的理解程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B )。 A.前者远高于后者 B.前者略高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前者低于后者 15.描述可以独立运用于( A )。 A.较短的口语交际 B.较长的口语表述 C.较短的书面交际 D.较长的出面表述 16.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意义结合的( A )。 A.符号系统 B.工具系统 C.操作系统 D.心理系统 17.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是( B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辅助语言 D.态势语言 18.一个口语表达能否称得上口才,关键在于有没有( D )。 A.反馈 B.感情 C.意义 D.效果 19.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明确指出:写文章做演说,就是“专为影响别人的”,这是指口才的( A )。 A.目的性 B.综合性 C.技巧性 D.实践性 20.如果某人的口语表达清晰.明确.恰当的,能够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他口才水平为( A )。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D.特级 21.公共关系口才必须符合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投公众所好”出自( B )。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内斯 C.科特勒 D.霍尔 22.公共关系口才必须要协助完成公共关系任务,公共关系的中心任务是( C )。 A.沟通信息 B.融洽关系 C.维护形象 D.促进工作 23.在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中,口头语言中的“音”是指( D )。 A.信源 B.信宿 C.信息 D.符号 24.信息符号与信息之间的非对应性,造成了信息符号表示信息的( A )。 A.不确定性 B.不对称性 C.不对等性 D.不明确性 25.在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中,暂时中断原叙说而加入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然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是( C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江西自考《思修》自测练习:理想信念的特点
08-23江西2022年10月自考英语(二)考试试题
07-112022年4月江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基础试题
07-11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34)
01-042023年4月10月江西自考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01-05江西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07-092022年江西自考思修与法律基础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08-182023年4月江西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题及答案(4)
03-072022年10月江西自考英语二精选模拟题及答案(4)
10-132022江西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判断题(10)
08-12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