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2.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 ) A、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们能正确认识世界 B、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C、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 3.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D ) A、唯理论 B、经验论 C、先验论 D、反映论 4.“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种观点属于( D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5.从本质上看,认识是否同( D ) A、主体主观意识的创造 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D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D )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8.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 A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9.认识的本质是( C ) 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C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3.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C ) A、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1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15.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D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决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6.“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17.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B )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1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 A )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C、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D、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 19.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B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觉――知觉――表象 20.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D )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江西自考《思修》自测练习:理想信念的特点
08-23江西2022年10月自考英语(二)考试试题
07-112022年4月江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基础试题
07-11江西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07-09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34)
01-042023年4月10月江西自考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01-052022年江西自考思修与法律基础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08-182023年4月江西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题及答案(4)
03-072022江西自学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考前练习题(二)
12-082022年10月江西自考英语二精选模拟题及答案(4)
10-13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