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1.0分) 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1.0分) 120
A、消极B、破坏性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1.0分) 92
A、社会分层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1.0分) 119
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
5、霍兰德(E. .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1.0分) 91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1.0分) 90
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1.0分) 123
A、控制点B、稳定性C、可控性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1.0分) 170
A、迷恋爱B、愚蠢爱C、浪漫爱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1.0分) 108
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早期社会化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1.0分) 118
A、图式B、自我意识C、遗忘曲线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1.0分) 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12、在海德的-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C)。(1.0分) 142
A、个体 B、环境C、他人D、另一对象
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1.0分)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印象 D、光环效应
14、(B)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1.0分) 96
A、F.H.奥尔波特B、勒温C、麦独孤D、特里普力特
15、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C)模型。(1.0分) 137
A、-O-XB、TIROC、A-B-CD、B=f(,E)
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A)。(1.0分) 144
A、诱因的强 B、趋向动机 C、达到平衡状态D、回避动机
17、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A),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1.0分) 135
A、主观体验B、社会动机C、社会态度D、社会知觉
1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D)是易变性因素。(1.0分)
A、人格B、智力 C、能力D、情绪
19、印象管理是一种(B)。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1.0分) 121
A、信息加工B、社交技巧C、情感过程D、影响力
20、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B)。(1.0分) 120
A、第一印象B、刻板印象C、印象形成D、总体印象
21、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C)。(1.0分) 158
A、指数关系B、线性关系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
22、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C)的关系。(1.0分) 129
A、负相关B、很复杂C、正相关D、无关
23、美国学者舒茨认为,( C)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1.0分) 156
A、社会赞同的需要B、对自尊的需要C、人际需要D、成就的需要
24、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A)的关系。(1.0分) 132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很复杂
25、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D)。(1.0分) 157
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B、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D、群体整合原则
26、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A)。 126
A、动机B、需要C、注意D、兴趣
27、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C)。(1.0分) 133
A、不确定B、不变C、增加D、减少
28、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B)提出来的。(1.0分) 155
A、奥斯古德B、舒茨 C、摩根D、费斯廷格
2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A)的研究内容。(1.0分) 91
A、社会层面B、个体层面C、人际层面D、群体层面
30、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及现在的)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叫(C). 101
A、实验法B、内容分析法C、档案法D、观察法
1 2 3 4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江西自考《思修》自测练习:理想信念的特点
08-23江西2022年10月自考英语(二)考试试题
07-112022年4月江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数学基础试题
07-11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34)
01-042023年4月10月江西自考中国法制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01-05江西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07-092022年江西自考思修与法律基础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08-182023年4月江西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题及答案(4)
03-072022年10月江西自考英语二精选模拟题及答案(4)
10-132022江西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判断题(10)
08-12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