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历年真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江西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题及答案(1)

时间:2023-03-09 11:17:2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正在备考阶段,请广大考生关注“江西自考网”,及时获取模拟试题、历年真题、最新江西自考成绩、江西自考报名、江西自考备考经验等信息!

  单项选择题

  □ 语言变化的内部决定因素是

  ×。 基本词汇和语法

  √。 语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 社会因素

  ×。 言语

  □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 语言符号是视觉的线条符号

  □ 语言是

  √。 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

  ×。 说的行为和结果

  ×。 说话和言论

  ×。 语音和言论规则的总合

  □ 语言是一种

  ×。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 语言意义是指

  ×。 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 词汇意义

  ×。 语法意义

  √。 语言体系中固有的意义

  □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 主要指直观动作离不开语言

  ×。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 概括性、民族性

  ×。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 概括性、社会性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强制性,永远是任意的

  □ 符号的种类很多,语言是一种

  ×。 视觉符号

  √。 听觉符号

  ×。 触觉符号

  ×。 嗅觉符号

  □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 同时产生

  ×。 有时前在先,有时后在先

  √。 语言意义产生在前

  ×。 语言意义产生在前

  □ 言语是

  ×。 言论与语言

  ×。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说话和所说的话

  ×。 言语作品

  □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 言语行为

  □ “请您务必来!”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 言语行为

  □ 他对我说:“走过来。”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 言语行为

  □ 他命令我走过来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 言语行为

  □ 他说服我走过来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 言语行为

  □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 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 民族共同语

  ×。 民族交际语

  ×。 国际交际语

  ×。 人造交际语

  □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 混合

  ×。 融合

  ×。 分化

  ×。 整化

  □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 被压迫的阶层

  □ 声调决定于

  √。 音高

  ×。 音强

  ×。 音长

  ×。 音质

  □ 振幅决定

  ×。 音高

  √。 音强

  ×。 音长

  ×。 音质

  □ [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 清音

  √。 不送气

  ×。 塞音

  ×。 擦音

1 2 3 4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