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9100262557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西自考网>历年真题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江西自学考试00529文学概论(一)试卷

时间:2024-04-07 14:02:1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文学是人的一种
A. 伦理活动      B. 宗教活动      C. 审美活动      D. 科学活动
2. 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 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马克思的话对我们一个重要的提
示是
 
A. 审美是孤立的 B. 审美是功利的
C. 审美是无条件的 D. 审美是有条件的
3. 文学形象系统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的
 
A. 感性生活画面 B. 理性生活画面
C. 物质生活画面 D. 精神生活画面
4. 在辞格层面中,把借他物来表现某相似之物的语言方式,称为
A. 反讽          B. 比喻           C. 借代          D. 倒装
5.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其源头可上溯至
A. 孟子          B. 庄子           C. 墨子          D. 老子
6. 认为“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的学者是
A. 别林斯基      B. 海德格尔      C. 艾布拉姆斯  D.   西蒙尼底斯
浙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第1页(共4页)
7. 在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理论影响下,王国维写成的艺术论著是 A. 《谈艺录》                        B. 《文艺心理学》
C. 《美学散步》                      D.《 〈红楼梦〉评论》
8. 第一人称叙述的特点是
 
A. 无视角限制 B. 有视角限制
C. 全知全能的视角 D. 无所不在的视角
9. 叙事文本中最明显的标记就是它的
A. 题材         B. 主题           C. 标题           D. 结构
10. 艺术与情感密切相关,是情感的宣泄或展示。这种抒情理论, 一般称之为 A. 表现论       B. 再现论         C. 模仿论        D. 投射论
11. 认为抒发情感就是传达情感的作家是
A. 莎士比亚     B. 巴尔扎克       C. 莱蒙托夫      D. 托尔斯泰
12. 明确提出“风格即人”的理论家是
A. 德莱顿       B. 黑格尔         C. 布封          D. 歌德
13. 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提出
 
A. “文以情为主” B. “文以意为主”
C. “文以志为主” D. “文以气为主”
14. 认为“作家的文学创作就像白日梦”的学者是
A. 奥古斯丁     B. 别林斯基       C. 杜夫海纳      D. 弗洛伊德
15.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统摄作用的因素是
A. 情感         B. 意志           C. 象征           D. 风格
16. 艺术变形创造出来的是一种
 
A. 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式 B. 具有古典性的艺术形式
C. 具有浪漫性的艺术形式 D. 具有客观性的艺术形式
17. 读者反应批评比接受美学更强调  
A. 客观性       B. 主观性 C. 真实性         D. 典型性
18. 恩格斯提出的“德国戏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
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的要求与理想,充分体现了
 
A. 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B. 历史观点与政治观点的统一
C. 哲学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 D. 艺术观点与道德观点的统一
浙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第2页(共4页)
19. 小说起源于
A. 神话          B. 传奇          C. 寓言           D.  话本
20.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
A. 达达主义      B. 未来主义      C. 象征主义      D. 表现主义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 文学定义所包含的主要命题有
A. 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B.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C. 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D. 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E.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22. 文学典型呈现出来的美学特征包括
 
A. 典型的特征性 B. 典型的阶级性
C. 典型的科学性 D. 典型的丰厚历史文化意蕴
E. 典型的艺术魅力
23.  对话语体具有的特征包括
A.  动作性                           B.  性格化
C.  口语化                           D.  虚拟性
E.  类型化
24.  艺术想象的特征包括
A.  形象性                           B.  主观性
C.  客观性                           D.  排他性
E.  创造性
25.  中国古典的文学批评方法主要有
 
A. 印象式批评 B. 寓言式批评
C. 符号式批评 D. 诠释式批评
E.  评点式批评
 
 
 
浙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第3页(共4页)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小题4分,共10分。
26. 文学文本
27. 文学体裁
28.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 简述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30. 简述叙事学中的“叙述”所包括的几个层面或概念。
31. 简述原型意象和抒情母题的关系。
32. 简述文学创作中的修改与润色。
33. 简述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的区别。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35小题每小题10分,36小题15分,共35分。
34. 试论文学风格多样性的主客观原因。
35. 试述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36. 结合下列两首诗歌,阐明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和艺术概括性。
附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附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来。”(朱熹《观书有感》)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成绩查询:11月25日起】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